5月16日9:00 第十二期“纳米青年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3-05-15 | 【打印】 【关闭】

时间:2023516日上午9: 00

地点:南楼三层会议室

报告题目:肠道共生菌来源纳米膜泡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报告人简介:朱墨桃 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后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2年赴美在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受聘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20213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治疗与调控。在ACS Nano, Nano Today, Acc. Chem. Res., J. Clin. Invest. , Autophagy等权威SCI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申请/授权国内国际专利四项。商业转化专利一项。

报告摘要:

机体天然免疫应答在多种重大疾病(如感染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都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天然免疫系统用来识别病原体和肿瘤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也能同等识别尺度相近的纳米结构或纳米组装基元,因而通过构建纳米体系进行免疫相关疾病的干预和治疗,蕴含巨大潜力。在本次报告中,将主要介绍课题组最近利用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宿主免疫,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的增效的代表性策略。力图提供一种稳定、高产、安全的粪菌移植替代品,为调节肿瘤微环境提供具转化前景的新方法。

 

报告题目:材料物性起源的原子尺度研究

报告人简介:郑强 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3-2020年先后在德国马普固体化学物理所、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致力于定量电子显微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球差校正电子显微学技术开发、运用定量球差校正电镜技术研究材料原子尺度构效关系以及服役动力学过程等。

报告摘要:

原子尺度深入研究物质的晶格结构、表界面以及微结构演化过程是理解和设计新结构和新物性的关键。(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STEM/TEM)技术是集高空间分辨率图像、衍射和谱学等分析方法于一体的多功能研究平台,可用于表征和研究物质原子尺度的多种结构信息以及化学动力学过程。报告将结合多领域研究实例介绍球差校正STEM/TEM在亚埃米尺度精准定量研究物质结构、微结构以及化学动力学过程的特殊优势:如何表征和重构材料局部复杂晶体结构和电子分布?如何从微结构推演复杂化学反应过程?如何利用原位手段重现化学动力学和表界面演化过程?